東淨寺位於花蓮市花崗街,民國前四年由地方善信集資興建,原為兩寺,一名東台寺,一名淨光寺,經合併為一,乃定名為東淨寺。因年代已久,垣壁頹廢不堪,民國卅四年,普欽和尚接任為住持,一面積極整修寺宇,一面廣施法化,深得四眾歸仰。卅六年花蓮縣佛教支會成立,師被推選為首屆理事長。卅八年因隨緣行化,經常雲遊在外,遂將住持一職,交由其同門曾普信居士接任。
東淨寺創建沿革,日人入據花蓮初期,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社長荒井泰次,發宏願在花蓮興建寺院,乃於民國元年,禮聘台北臨濟護國禪寺住持,日僧梅山玄秀禪師為開山師,駐花蓮籌建佛寺。經過多年佈教及努力,以及荒井泰次的努力下,民國8年3月在花崗山落成一座佛寺,稱為大樹山東台寺。東台寺旁有另有一佛寺淨光寺,此寺係日僧中島俊康於民國3年開山,民國五年落成,稱淨土宗大觀山淨光寺。民國21年,於今日進豐街興建有一齋堂,稱作玉蓮寺。台灣光復時,玉蓮寺優婆張六妹接管花崗山的東台寺及淨光寺,而在彼時原來玉蓮寺部分廟地也被佔用,於是將玉蓮寺所有法器、經書都搬到花崗山的佛寺。民國36年正式合併成一寺,定名為東淨寺,屬曹洞宗月眉山靈泉寺支派。
民國40年花蓮大地震,寺毀於震災,修寬法師及修悟法師四方化緣,籌備重建,獲得地方信徒林明德等的協助,前任住持普欽法師趕來協助,不但恢復舊觀,且較以往宏偉,接著再建靈光塔一座,民國52年落成。紹慧法師接任住持後,又蒙林明德居士贊助,將寺宇重新擴建,大殿內外,純以大理石砌成,雄偉光潔。現寺址佔地1283坪,為鋼筋水泥結構,建坪100,有前殿、後殿、鐘鼓樓、藏經樓、客房及寮房。除此之外,整個東淨寺找不到一對對偈,大雄寶殿樑柱光潔如鏡,除了東淨寺三字外,也別無他偈。這倒成了東淨寺的特色,心無罣礙,任思緒自由游移。
撰文主要依據 佛寺巡禮網站 / 社區工作坊 作者:「古今寺廟巡禮」編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