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b 〈妙文事件讀後感〉,《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第33期,頁5-10。
李玉珍(康乃爾大學東亞系博士候選人)9/21/1999
台中護國寺事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理應交由法律專業人士來處理,筆者身為宗教史學家,無緣置喙‧但是拜讀許文德醫師以及黃吉村先生九月十九日的文章之後,卻想就宗教學的角度,進一步探討此事件的宗教與文化意涵,以促進宗教對談的可能性‧
許文〈世間本無陰陽女,佛門何事惹塵埃〉解說所謂「陰陽人」發生的原因和生殖器官的特徵,提出性別鑑定最準確的方式是檢驗染色體,並且質疑佛教鑑別性別的根據‧佛教根據《四分律》制定的出家受具足戒的過程,是包含檢驗戒子的性別,以便排除篩檢同時具有男女生殖器官(二根)、生殖器官不健全的(如無根是指無男女形,犍者和黃門是自宮或曾受宮形的男性),以及男女生理功能不健全的(如無月經的石女)‧如此嚴格的規範是因為出家者要成為弘道的「道器」、人天的軌範,所以要求戒子完整清卓‧何況在業的邏輯上,佛教認為出家是特殊的福報,而身體殘缺往往是宿業所致,如何禁得起修道的磨練以及如此豐厚的福報?因此佛教教團對所謂「正常的身體」非常注意‧至於受具足戒之後,自己殘害生殖器官的,教團會加以處罰‧因為佛教認為修道志在屏棄慾念,而不是藉由割捨因念而動的身體器官來逃避‧
很多宗教在篩選其神職人員時,都設立有嚴格的標準,而身體的特徵以及苦行的試煉是非常普遍的要求‧佛教並不例外‧比較特殊的是,由於原始佛教教團革命性地賦予女性合法、正式的宗教身分(比丘尼),因此產生一套二部授戒的程續,亦即女性先在比丘尼眾前受具足戒後,再由僧眾戒師授戒認證‧戒律解釋二部授戒之必須性在於──女性戒子容易在面對男性戒師時靦腆退縮,所以要由女性戒師先行教導授戒‧在實際儀式運作上,由於男女之防,僧眾戒師檢查女戒子的資格,都是透過傳戒單位事先的調查和臨場口頭質詢進行‧二部授戒的功能即在由女性戒師包辦身體上的接觸(譬如跪拜、行坐一定的身體姿勢)和較私密性的個別指導‧女戒師的角色還不僅限於指導女戒子的儀式,提供其性別化的諮詢協助,透過參與教團授予男女僧尼合法身分的具足戒,她們代表比丘尼教團法脈的延伸和一套女性能夠自主的經驗傳承制度‧
中國比丘尼教團乃是依律(二部授戒)於西元434年成立,但是二部授戒於唐代以後的發展至今尚缺乏系統性的研究‧至於台灣佛教,解嚴前僅舉行過兩次二部授戒(1970年於臨濟寺,1976年於龍湖庵),而後二部授戒才漸漸成為常態‧其間台灣佛教教團創立「引贊師」的位置,以比丘尼助理教導女戒子的生活舉止‧由於台灣女性出家受戒的比率遠遠超過男性(僧尼比率約一比三),目前引贊師在協助女戒師傳戒時,仍然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尼戒師的設置,其象徵意義終究比引贊師重要,因為二部授戒保障尼眾取得與僧眾對等的合法宗教身分,也制度化教團在決定重大事務上,能夠顧及不同性別的特別需求‧
佛教教團如此嚴密地規範僧尼身分,呈現其作為宗教專業團體的制度性,也同時反映了佛教對於性別、身體、修行等種種基本概念,如何在儀式和修行中環環相扣‧但是在黃吉村先生「死在虛空裡的和尚」一文中,佛教教團有關人、制度的層面被簡化為有無的哲理之辯,他並且責怪佛教宗教的本質和知識範疇「虛空」,誤國愚民‧黃文其實刻畫出一般大眾對佛教的刻板印象(雖然他揚道貶佛的強烈色彩並不普遍)‧一方面對佛教的制度、實踐不求甚解,將教團複雜的社會性簡化為標籤式的哲理‧另一方面又期待這些空泛的哲理能發揮高度的道德約束力,以此要求所有的僧尼必須纖塵不染,出凡入聖‧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標準,黃先生似乎顯期望佛教積極入世,不能整天念佛號來壓抑人性,因為他認為佛教僧尼的修行應該是終日熱衷尋求空義的‧
佛教能夠發展出龐大的義理系統,培養出無數僧俗信眾,因為佛教是一個相當制度化的宗教‧其教團作息、僧尼倫理、修行法門都有一套教義和制度互相支持的系統,個別的規條可能因為個人和地域的差別而產生歧異,但是其教義與實踐互相支持、衍生的價值概念,持續維持這一套系統的權威性和有效性‧當然任何系統都會出毛病,我們也都希望提出建設性的批評,但是與其先設定立場,不如多花點時間去釐清一些結構性的問題‧這是期望進行宗教對話者,必須高度保持警覺的‧雖然許多宗教內部的知識建構和實踐機制非參與者無法了解,或者沒有足夠資源去了解,但是不論人與人之間或是學科與學科之間的批判和溝通,彼此的基本尊重還是必需的‧
過去佛教界很多人認為俗人不該讀僧尼的戒律,甚至未受具足戒者不應讀具足戒,以免在半知不解的情況下批評,而妄造口業‧本來各個宗教團體難免希望神職人員內部的戒律問題,由宗教自身專業的諮詢來裁斷和研究‧但是以許文德醫師為例,他對陰陽人的質疑多半來自對於佛教戒律缺乏概念所致,而且大部分佛教徒也可能不知道這些戒律的存在和制定原因‧也許佛教界應該考慮用比較開放的態度來處理研究戒律的問題,在適當的時機和社會大眾以及年輕的僧尼介紹戒律的概念和重要性‧雖然要扭轉刻板印象不是一朝一夕可致,但是適時的提供必要的資訊,是建立良性溝通的基礎‧筆者相信,真正關懷宗教發展的社會大眾是相當期待這樣的溝通,並且有很好的判斷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