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中央研究院「新興宗教現象及相關問題研究計劃」

子計劃四:解嚴後新興台灣佛教教派的理念及其形成原因

訪談紀錄:童梵精舍─問卷(六)Michael 先生之問卷

訪問者:楊惠南

受訪者:Michael Hwang

整理:賴惠芬


內容:

 (下面問題如果您覺得不方便回答,則請跳過)

1. 請問您的大名、性別、籍貫、出生年、出生地、目前居住地、教育程度(含科系)、目前職業?

答:我的姓名是Michael,男,福建人,1971年在香港出生。目前住在香港,預科程度,目前無業。

2. 請問您的宗教歷程?(含信教經過?皈依沒有?親近師父、道場為何?所修法門為何?)

答:我自小跟家人皈依佛教,中六以後自己努力學佛。曾經有三次皈依:第一次在1991年在香港皈依劉銳之上師,接受釋迦牟尼佛結緣灌頂,僅為結緣而已。第二次皈依顯教師父,皈依三寶。這位師父是我和家人熟悉很久的師父。第三次在去年(2000)皈依星雲大師,法號如彰。我提倡淨密雙修,但目前以念佛為主,尤其是念六字大明。

3. 您是同性戀者嗎?

答:我一直界定自己是雙性愛者,可能比較接近同性愛。

(如果您是同性戀者,請問:)

4. 您何時知道自己的同性戀傾向?曾告訴親友、師長嗎?他們的反應如何?

答:我約在20歲開始懷疑自己的同性愛傾向,一直不敢告訴家人。直到1997年26歲,我才告訴家人,沒有告訴師父,但家人持反對態度。

5. 您是先有佛教信仰,或先知道自己是同性戀者?(您的信教,是為了要解除同性戀的煩惱或疑惑嗎?)

答:我是先有佛教信仰,後有性傾向的問題。我認為佛教可以解除同性愛的煩惱,念佛的幫助尤大。

6. 您有無性伴侶?性伴侶是佛教徒嗎?

答:基於個人原因,我沒有性伴侶。性伴侶會選擇佛教徒。

7. 您的性伴侶是童梵精舍的社員嗎?是在童梵網認識的嗎?

==================================

8. 您何時參加童梵精舍?如何參加?和童梵精舍社員來往情形如何?

9. 您為何加入童梵精舍?它帶給您什麼?

10. 童梵精舍活動情形如何?人數多少?為何以男同性戀者為主?

11. 您滿意童梵精舍目前的做法嗎?有什麼值得改進的?

12. 您在童梵網上最關心的論題是什麼?

13. 您上過其他佛教或非佛教的同性戀網站嗎?為何上這些網站?

答:我沒有參加童梵精舍,上述問題不適用。我上過其他佛教及非佛教的同志網站,希望了解同志和宗教信仰的關係,希望宗教能接納同志。

14. 您認為這些網站和童梵的異同是什麼?

答:不知道。

==================================

15. 您曾為同性戀的性傾向感到煩惱嗎?

答:曾經。

16. 您認為同性戀和佛教信仰有衝突嗎?

答:有時認為同志愛會和佛教信仰有衝突,而且很尖銳。

17. 您認為同性戀的性行為是不道德的嗎?觸犯五戒中的邪淫戒嗎?

答:雖然傳統上,佛教沒有嚴重排斥同志愛,但可能那是出於文化因素。若你細心閱讀佛教的戒律,它也有反對同志愛的內容。同志愛有可能觸犯邪淫戒。因為佛教強調清心寡欲,同志愛難免被反對。

18. 您認為同性戀是天生的或後天養成的行為?

答:各有一半。

19. 以佛教的教義來說,一個人為何生為同性戀者?它和業障有關嗎?

答:我認為是跟業障有關,但說不清楚。沒有人知道前世的事。

20. 以同性戀者的身分可以成佛嗎?是否要斷除同性戀的慾望才能成佛?

答:以同志的身份成佛的可能性不大。不一定要斷除同性愛或雙性愛的欲望才能成佛,但同志愛的欲望要輕微,否則成佛是困難的。

21. 您認為同性戀者可以出家嗎?

答:應該不可以。

22. 佛教信仰對您的同性戀傾向有什麼影響沒有?

答:念佛可以減輕同志愛的欲望。

==================================

23. 您認為需不需要有一個出家僧人出來創建同性戀道場?

答:我非常反對有一個出家僧人創建同志佛教道場,認為由在家居士創建比較適合。

24. 您有過出家的念頭嗎?若出家,您會為同性戀者付出什麼心力?

答:我曾經有出家的念頭。如果出家,我希望同志能夠信仰佛教,得到平等的待遇,但我也有心無力。

25. 就學佛來說,同性戀者和異性戀者有何不同?

答:同志和異性愛者只是性傾向不同,學佛方面及其他方面不應該有差異。

26. 您有其他想要補充的意見嗎?

答:我認為密宗不適合同志。密宗的修行基礎建立在小乘禁欲的基礎上,對同志也是很困難的。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