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新興宗教現象及相關問題研究計劃」
子計劃四:解嚴後新興臺灣佛教教派的理念及其形成原因
訪談紀錄: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七)陳鴻仁先生、鄭紫玲女士訪問記
訪談時間:1999年3月7日下午二點
訪談地點:台北縣三重市重新路4段97號13樓--「大日宗」
訪談者:楊惠南(台大哲學系教授,以下簡稱「問」)
受訪者:陳鴻仁(以下簡稱「陳」)、鄭紫玲(陳鴻仁之妻,以下簡稱「鄭」)
記錄:賴惠芬(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助理)
備註:隨同在現場有謝國基、邱煥堂(攝影)、劉芳民(攝影)
訪談內容:
(以下訪談使用閩南語)
1. 問:請問您民國幾年出生?
2. 陳:我二十七年。
3. 問:出生地?
4. 陳:南投縣秀峰村,在鹿谷鄉。
5. 問:您的學歷?
6. 陳:我初中、高中都是台中一中;大學是政治大學,再來是到日本明治大學留學。
7. 問:政治大學哪一系?
8. 陳:東方語文系。
9. 問:日本?
10. 陳:日本明治大學,我讀政治。
11. 問:您目前的職業?
12. 陳:我目前在作代理。
13. 問:協勇國際實業有限公司,這是哪一方面的?
14. 陳:等於貿易商、代理商。
15. 問:請問您宗教的歷程?
16. 陳:我小時候,跟著家裡拜,我就拜,到十多年前,我才漸漸向佛教,到二、三年前聽到本尊宋七力的演講,講話覺得很有道理,我才轉到這裡。
17. 問:十多年前是跟著父母拜?
18. 鄭:多神教那種。
19. 問:民間宗教。十多年前才變佛教。佛教有拜師嗎?
20. 陳:沒有。
21. 鄭:有皈依的啦。
22. 陳:皈依是像皈依星雲,哪裡也去。那時自臺灣頭至臺灣尾,所有有名的廟寺什麼的都去。那時候去,看起來覺得不究竟,到二年多前…。
23. 鄭:五年了啦,八十三年開始的時候。
24. 陳:本尊在講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25. 問:您為什麼覺得以前的佛教不究竟?
26. 陳:不知是不是我不夠深入,像佛經我都有讀,但是我們這邊的佛教好像拘泥一個形式,像拜山那種三步一跪,我也是有參加。
27. 問:讀過什麼佛經?
28. 鄭:早、晚課。
29. 陳:我忘記了。
30. 鄭:早上是大悲咒、十小咒,晚上是普門品。他都修地藏經,上中下三卷。跪著念,真的是很虔誠的。
31. 問:每天嗎?
32. 鄭:四點開始作早課,睡覺以前作。
33. 問:所以很虔誠?
34. 陳:虔誠是虔誠,但是覺得拘泥在這個形式。
35. 問:有聽人講經嗎?
36. 陳:講經是有聽過很多次師父,像星雲,好幾個師父,我都忘記了。
37. 問:聽他們講什麼經?
38. 陳:忘記了。
39. 鄭:淨空法師阿彌陀經。以前那個比較生活化的慧律法師,他也聽很多。普門寺一些法師也是都有。
40. 問:您以前最愛讀的宗教書籍、錄影帶或錄音帶?
41. 陳:錄音帶以前是都聽慧律法師講的。
42. 鄭:其它還有很多師父。
43. 陳:也都忘記了。
44. 鄭:像證嚴法師你也是都信的。他(指陳鴻仁)是證嚴法師名譽董事之類的。
45. 問:現在也是嗎?
46. 陳:現在也是。但是我都沒有跟他們連絡。因為名譽董事只要寄付一百萬就有了。
47. 問:宗教書籍呢?
48. 陳:我忘記了。以前我讀很多,但是看看,也沒什麼印象。
49. 問:哪一方面?
50. 陳:像一些大師寫的書。
51. 問:像星雲大師寫的書?
52. 陳:星雲我是不曾看,都是那些比星雲還早、還老一輩。
53. 鄭:虛雲、太虛老和尚,有很多。
54. 陳:我忘記了。
55. 問:您平常有最喜歡的書或電影、電視?
56. 陳:我電視罕看,我一般只看新聞。我喜歡讀的比較是歷史。
57. 問:哪一方面的歷史?
58. 陳:不管是中國或外國,我都讀。
59. 問:電影呢?
60. 陳:電影罕看。
61. 問:少年的時候呢?
62. 陳:少年時也罕去看。
63. 鄭:你不是翠笛春曉很有印象。
64. 陳:音樂片,像翠笛春曉。
65. 鄭:就是古典那一些。
66. 問:一般的書呢?
67. 陳:我最近比較不看書。
68. 問:以前比較愛讀哪些?
69. 陳:以前看也都是看歷史。
70. 鄭:武俠小說。休閒的啦,以前迷的要命。
71. 問:哪一位的?
72. 陳:古龍,我都忘記了。
73. 問:不知什麼時候、什麼因緣,您親近本尊?
74. 陳:這差不多五年前了。
75. 鄭:差不多八十二年前的時候。
76. 陳:我一個現在到加拿大的孩子(陳昱宛)在雜誌看到,看到後,一直來跟我說,我那時是半信半疑。那時協會在濱江街,我去聽本尊講話聽了好幾次,覺得咦,他很有道理哦。也在那時漸漸、漸漸,不是一次就定下來。
77. 問:他說哪一方面的道理?
78. 陳:他也不是說道理,是和會員在說話時,當然是站在台上說,但很平常,沒有一個主題,但說很多人生應該怎麼樣、人和人要如何如何。
79. 問:他是說人生應該怎麼樣、人和人要如何如何?
80. 鄭:就是喜悅心,心要廣大、思想要超越。
81. 陳:這樣子。
82. 問:人和人要如何?
83. 陳:大家要和睦、喜悅。
84. 問:他是不是很強調家庭的和諧?
85. 陳:家庭的和諧他也有說,但是也不是很強調。
86. 問:平常都說一些做人的道理?
87. 陳:做人的道理好像比較少講。
88. 鄭:像我們接觸協會,大部份在一般宗教都是有幾十年的經歷。去,大家都是很善良的,本尊都是講一些天道的事情,像講一些本體、本心、輪不能脫離軸,軸就是本體。
89. 問:所以,你們兩位是因為兒子的關係。兒子先信?
90. 陳:不是先信。他是看到雜誌報導,一直要拖我們去看,我是沒興趣,後來去參加兩次還是三次,參加幾次,覺得本尊說的話很有道理。
91. 問:您目前還是佛教徒嗎?
92. 陳:我是會員。
93. 鄭:喔,你說佛教徒是嗎?也是。
94. 陳:但是,我對佛教等於說我也沒有在拜。
95. 問:以前有嗎?
96. 陳:以前有。
97. 問:是來這裡之後?
98. 陳:我來這裡後,我就沒有了。
99. 鄭:漸漸沒有。
100.問:在家裡都沒有拜了?
101.陳:都沒有拜了。
102.問:有光堂嗎?
103.陳:光堂是她(指鄭紫玲)弄一間。
104.鄭:這幾個月前。
105.陳:因為我以前信佛的時候,有奉釋迦牟尼佛,那也就放著,但都沒有在拜。
106.問:陳太太有拜嗎?
107.陳:也是沒有。
108.問:沒有奉茶、奉花嗎?
109.陳:都沒有。只有光堂有,光堂她每天在換。
110.鄭:供花、供水、供水果。其實都是在拜心、拜自己。
111.問:您覺得以前信的和現在信的,最大的差別在哪裡?
112.陳:我覺得心定了下來。以前不管少年時信什麼,以後信佛,都覺得一個形式,心都不定;但現在我覺得心很定、很平靜。
113.問:您在協會有擔任什麼職務?
114.陳:沒有。
115.問:陳夫人呢?
116.鄭:沒有。
117.問:您覺得本尊最讓您相信的是什麼東西?
118.陳:若要說天道,是沒有人看到、知道的。所以,他平常在說的做人的道理,不會超出人和人、好高鶩遠,我覺得這很…。
119.問:佩服。但這很多地方有啊、很多人說啊,為什麼您覺得?
120.陳:但是我覺得很多人有,像和尚或道教也有,但我覺得他們和本尊說的不一樣。
121.問:哪一方面?
122.陳:聽起來的感覺。
123.問:您覺得分身、看到光,這方面對您的信仰有幫助嗎?
124.陳:這種,我並沒有注重分身或光這種,當然我是相信本尊是光,但是我並不是因為光或分身,我才來相信本尊的。
125.問:您不是有維摩詰境界嗎?
126.陳:(笑)有那個境界,但是罕去用。
127.鄭:這是本尊所賜的。
128.陳:本尊所賜的,像要看哪裡也可以看,但是我罕去用。
129.問:為什麼罕用?
130.鄭:覺得很珍貴,那本尊所講的維摩詰境界,就是實踐佛經的理想。佛經所講的,我們早、晚課課誦本「光中化佛無數億」,佛就是從光化出來的,佛經這樣講。而且分身、本尊這名詞在佛教中就已經有了。
131.問:只有本尊有分身嗎?
132.鄭:都有啊。
133.問:你們二位有分身嗎?
134.陳:沒有。
135.問:只有本尊有辦法有分身?
136.陳:目前是這個樣子,將來可能這邊的會員有的通達,可能也會有。
137.問:您能說說您維摩詰境界第一次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
138.陳:那是偶然的。那是有一次在和本尊說話時,本尊也不是故意的,他說:「你看我的名字在哪裡,是什麼顏色?」金字或什麼,再過來,咦,他說的我真的都有看到。再進一步,說:「你現在看尼加拉瓜大瀑布怎麼樣?」看那裡看那裡,我都有看到。
139.問:在協會的時候?
140.陳:沒有。
141.鄭:就是跟本尊授茶的時候。最開始,因為我們求永生,像我們追求佛教也是說不要在三道、在六道輪迴,佛教也是說到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那時候有很多有天眼,本尊慈悲,說:「陳桑,你有看到嗎?」
142.問:您也有天眼?
143.陳:我沒有。
144.鄭:都沒有。然後本尊就問他說你有沒有天眼,他說他沒有,他也不想有什麼天眼。這就是具足的,我們本體都具足。就說要求永生,他跟本尊說:「我只要求永生就好了。」本尊就說:「不然,你看永生之道。」他第一次看到的就是永生之道。
145.問:永生之道是什麼?
146.陳:「永生之道」等於說中文字出現,我有看到。
147.問:就是看到四個字?
148.鄭:對,對。就是從那時候開始。
149.問:您覺得看到那四個字,您就可以永生?
150.陳:當然是不,但是我有看到。本尊說你看到沒有永生之道,我是看到,而且是金色的字。
151.鄭:然後再看他的名字啊,本尊也是說他比我們還高興。
152.問:維摩詰境界是哪時候發生的?
153.陳:差不多一年多。
154.問:您是用什麼方法與別人分享您的信仰嗎?您曾經跟親戚朋友說過嗎?
155.陳:不曾。
156.問:所以,沒有人受您的影響來參加協會?
157.陳:都沒有。
158.問:只有你們三位而已?
159.陳:嗯。
160.鄭:最開始是有說給會員知道,那時在濱江街。現在好像講了,別人不會相信。你再講那很震撼的──到四天王天…。
161.問:請問夫人您出生年?
162.鄭:我三十六年。
163.問:地方呢?
164.鄭:台北市。
165.問:學歷?
166.鄭:學歷我是專科。
167.問:台北的?
168.鄭:實踐家專會計科。
169.問:職業是協勇國際公司副董事長?
170.鄭:那是我先生疼惜我。
171.問:您的宗教過程,自小到現在?
172.鄭:我好像對這些,因為好玩,基督教的教堂也常去。那時候是好玩啦。
173.問:有信仰嗎?
174.鄭:那時候沒有啦,都去那邊唱詩歌。
175.問:開始信仰的時候?
176.鄭:初中的時候,像行天宮,那時在中山北路的時候,初中的時候,同學找我去,那時候去,也是心會很靜。那時候成績都很好。
177.問:有信嗎?
178.鄭:它也都是勸人為善的這一種的。然後高中,我高中的時候是讀北商,現在台北商專,旁邊也是有個教會,也是跟同學去,好像一般有伴而去。然後,因為家裡也是佛教的關係,我娘家是佛教,還沒結婚之前,那時也是有皈依。
179.問:佛教是民間佛教或者?
180.鄭:我父母親那時候已經有皈依師父。
181.問:皈依哪位?
182.鄭:淨心法師。那時我也跟著他們。其實皈依一個師父也等於皈依一切的師父。
183.問:您真正開始信是哪時候?
184.鄭:我結婚那時候,因為個性比較相同,找內心。我那時也很認真,那些大悲咒、十小咒、彌陀經我都很熟。
185.問:那是何時?
186.鄭:也是差不多二十幾年前,我小孩我都牽著,他也很乖,在誦經的時候,乖乖的都不會吵。
187.問:後來呢?
188.鄭:後來也是我這個小孩,他去同學家玩,舊的雜誌,向他要兩張報導本尊的事情,很高興。他就很高興說:「媽媽,這是宋七力。」然後,不知道在哪裡。我就說你整本拿過來,看有沒有住址。向他要兩張舊的雜誌,找不到,也不知道在哪裡。那時,我也是在密宗的文物流通處,他跟我說在濱江街,他是說在果菜市場那兒,我也有去找過。
189.問:舊的雜誌是在密宗文物流通處拿到的?
190.鄭:不是,是去同學家要的。因為那時我進步到密宗去了。
191.問:您說密宗怎麼樣?
192.鄭:我那時也從淨土宗,也修到密宗,也是有皈依密宗的師父。
193.問:皈依誰?
194.鄭:桑桑仁波切。最早是貢格老人。
195.問:有修什麼法嗎?
196.鄭:我是修四臂觀音法,修四個咒,唵嘛尼貝彌吽,唸個幾百萬遍才可以永生、往生,他是說我的本尊是四臂觀音,他(指陳鴻仁)的本尊是綠度母。
197.問:也是貢格老人那裡?
198.鄭:沒有,這個是桑桑仁波切。他是西藏人,這個是翻譯的名字。他現在國語講得很子。
199.問:紅教嗎?
200.鄭:白教,噶瑪噶舉。
201.問:跟貢格老人一樣?
202.鄭:貢格老人真的是修得很好。
203.問:永和那個貢格老人?
204.鄭:是,是。現在這個是比較年輕。
205.問:您是說桑桑?
206.鄭:是。
207.問:那是五年前?
208.鄭:貢格老人也二十幾年前,那時也是修,他們都有檀城、結手印、唸咒語──百字明咒之類。已經很久沒去,他們也時常去灌頂,他也跟我去。有很多佛爺──仁波切來,他們就去灌頂。灌一灌,也沒用。桑桑仁波切也是慈悲,有很多火供,就是比較麻煩,我家有顯教的、也是有密宗的佛像,中間是釋迦牟尼佛,本師釋迦牟尼佛放在中間,旁邊是他和我的本尊。他的本尊是綠度母、桑桑仁波切說我的本尊是四臂觀音。
209.問:有什麼感應嗎?
210.鄭:都沒有。反而是我接觸到本尊的時候,很自動的就會跪下來頂禮。第一次見到本尊,我們也不知道,我看那可能是本體,我那時候跟本尊講:「我都自動。」本尊說那本體啦。自動的,它自己好像有另外一個人一樣,這樣子頂禮,自動跪就對了。
211.問:修密修多久?
212.鄭:也沒有說很認真在修,只是說…。
213.問:修幾年?
214.鄭:哦,他那時候有法會,那時候最初是到中和那邊,後來在士林那裡,離桑桑仁波切比較近。可是,這樣講也有二、三十年有了。就是顯密一起修,那時候朝山,時常法會,像我三皈依之外,我也受五戒,也是受五戒。
215.問:您(問陳鴻仁)不是誦地藏經,那是在修密宗以前?
216.陳:我對佛是受她(鄭紫玲)影響,受她影響,就跟著作早課、晚課。但是我有一個特性就是我一旦做了就很堅決。
217.鄭:他很有毅力。
218.問:您沒有修綠度母的法?
219.鄭:也是有,也到那個檀城去。
220.陳:那都忘記了。自遇到本尊後,漸漸漸漸,那些都放掉了。
221.鄭:它跟佛法也是很相容的,就是說都一樣,都是心、萬法唯心造。
222.問:您不是說不一樣,所以您放棄了那個,才來信這個?
223.鄭:是本尊給我的感覺很廣大、很慈悲。像我拜那麼多的師父,那師父好像都高高在上的。像本尊這樣,跟我們好像很親近,很容易跟我們這樣親近。像本尊「反為道之動」,他不會像國父銅像一板一眼,像佛教行住坐臥威儀儀軌要很莊嚴,本尊比較能夠打成一片。佛教都叫我們要供養,本尊都叫我們不要供養。本尊他都…,像作一個水陸法會,蓋一個水陸頭幾百萬都有嘛。
224.問:那曾經困擾過你們嗎?
225.鄭:那應該也不會啦,隨喜。我是覺得有差別,你要多少錢才能當個什麼。這個不會,我是覺得本尊真的很廣大。
226.問:您覺得本尊最讓您相信的是什麼,陳太太?
227.鄭:我覺得他就是光。像佛經講的,釋迦牟尼佛他是夜睹明星開悟,他有看,我相信那個明星就是現在的大日,夜睹明星就是開悟。像妙法蓮華經,每次都講分身、本尊、分身無數億,當然這個有時候我們不很熟,觀世音普門品,我都修那個,其實那時候聽都不太懂,但現在用本體觀去,就是很容易了解,而且本尊是用他的分身放光,放出這個法界光明的現象,給我們提昇本體,真的是船過水無痕,我們不知道本體被他提昇到這麼高。
228.問:您有天眼或維摩詰境界?
229.鄭:我沒有,可是我聽進了,我用聽的聽進去了。我是覺得很奇怪,我覺得像本尊、像光堂,都自動的,我知道那是本體,它就自動頂禮。
230.問:你們對宋七力事件的看法如何?
231.陳:我是認為本尊是無辜的,那是人去陷害的,對我一點影響也沒有。
232.鄭:沒有影響啦,本尊還是本尊。他(指陳鴻仁)維摩詰境界真的很…,那是本尊慈悲賜給他看的,在四天王,有的都忘了。
233.陳:我也忘了,你要說什麼?
234.鄭:是很震撼,我聽到,雖然沒有看到,我聽到他在講,他能夠看到極樂世界,本尊賜給我們法界宮,說這些是比較沒人相信,可是我都相信,有一次他到四天王天,本尊的分身本來是七彩漩渦光,到四天王天以後,化成分身,本尊的分身出現,他(指陳鴻仁)是說天人是用飄的,…。
235.陳:都降下來,跪下來頂禮。
236.鄭:看到分身出現了,都停下來,降下來,跪著向分身這樣子頂禮,然後本尊說他們還是很尊敬很尊敬。我聽了,我只是沒看到,我聽了很震撼,覺得很感動。
237.問:那不是第一次見本尊時所看到的?
238.陳:後來。
239.問:什麼情況?
240.鄭:跟本尊喝茶,授茶之後。
241.陳:我在家裡坐著,我罕看電視,忽然間看到那個景。
242.問:坐在家裡,在客廳的沙發?
243.陳:在客廳的沙發。
244.問:沒在看電視?
245.陳:沒有看電視,我罕看電視,除了新聞在看。
246.問:休息時,沒有作什麼事情的時候?
247.陳:嗯。
248.鄭:本尊給我們的感覺都很隨和,而且他的個性好像都很豪放,好像不拘小節那種,就是在那個時候,就很容易提神,說些五四三,那都是道,不是很深奧,那都很容易。
249.問:令公子也有維摩詰境界,他今天沒有來,您能代替他說一下嗎?他在什麼情況下、什麼時候看到維摩詰境界?
250.陳:那慢了,有一次跟本尊授茶時。
251.鄭:去年四月的時候,剛從加拿大回來。
252.問:去加拿大唸書,他現在幾歲?
253.陳:二十三。
254.鄭:二十二。
255.問:讀什麼?
256.陳:讀大學。
257.問:哪一所?
258.陳:不知道。
259.問:哪一方面?
260.陳:電腦。
261.鄭:電腦資訊科學。
262.問:他第一次有維摩詰境界的情形?
263.陳:那是本尊說你有看到什麼,他有看到,在那裡引導出來。
264.鄭:所以我們想是本尊所賜、本尊提昇的。開始時給他看:「你有看到鐘嗎?」然後我小孩子回家時,他跟我說他都有。
265.問:他幾歲時?
266.鄭:去年,他二十歲、二十一歲,差不多快一年了。然後,天上的食物,都有吃過啊。他有看有吃。他就跟我講他吃龍蝦,我說你就安靜地吃。在本尊面前他都不敢講,很尊敬本尊,都不太敢講話,很尊敬本尊。本尊是說心相應到,然後他很容易看到,而且他們時常看到天女在唱歌、跳舞,很多東西。
267.陳:那不是時常看到,那是看到。
268.問:有什麼要補充?
269.鄭:本尊在跟我們授茶的時候,像我兒子都有看到諸佛,我第一次聽到,真的很震撼。
270.陳:很多諸佛站在本尊後面。
271.問:跟你們喝茶的時候?
272.鄭:有看到的人,我是沒看到,很恭敬,他把本尊看成是光。我是沒看到,我是聽到就覺得很震撼,第一次聽到,覺得很不可思議,真的就相信本尊是光。我們看凡夫相是宋七力,是本尊的形相,但諸佛看的,對本尊沒話講,真的是很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