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新興宗教現象及相關問題研究計劃」
子計劃四:解嚴後新興臺灣佛教教派的理念及其形成原因
訪談紀錄: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十)釋宏印法師訪問記
訪談時間:1999年3月29日
訪談地點:楊惠南自宅(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
訪談者:楊惠南(台大哲學系教授,以下簡稱「問」)
受訪者:釋宏印(以下簡稱「宏」)
整理:賴惠芬(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助理)
訪談內容:
(以下對談使用國語、閩南語)
1. 問:請問您什麼時候、什麼因緣認識謝天秀先生?
2. 宏:我大概是民國六十一年認識他,民國六十一年下半年,民國六十一年下半年,民國六十一年的夏天,那就我當兵回來那一年,我當兵回來是六十一年二月當兵回來,夏天普獻法師住進去慧日講堂,這個時候的謝天秀也就住在慧日講堂,住在慧日講堂的樣子。我知道他是跟仁俊長老出家,他的出家好像叫從龍。那麼,我跟他做朋友的時候,我知道他最熱心的時候就是拜經,第一個印象就是拜經,一經一拜、一經一拜這樣子。
3. 問:他拜什麼經?
4. 宏:那個時候好像是拜妙法蓮華經。他比較,在對談的聊天留下來的印象,他是比較,他對佛教的相信比較是靈異的、感應的、神通的,他這個觀念很強。雖然那個時候,我很喜歡看妙雲集,印順導師的書一本一本在看,我看他沒什麼興趣看,給我的印象我感覺他不是喜歡讀書,不是很讀得下(笑),不好意思這樣子講,我是直接的印象這樣子表達嘛。那麼,他還想還俗,那麼那個時候,我當兵回來,我那一年當兵回來,跟他在一塊,大家常常一塊有時候晚上兩個人就去聽淨空法師演講,所以我說我早期常常聽淨空法師演講。我們在慧日講堂錢很少,一個月兩百塊,坐車聽人家演講都不夠,慧日講堂的信徒還買公車票,一張剪洞剪洞的那一種公車票,發給他,又發給我。
5. 問:那個法師是在福嚴精舍認識的?
6. 宏:慧日講堂認識的。那兩個人常去聽淨空法師演講嘛,是這樣。我跟他談才曉得,他有點想還俗的念頭。
7. 問:為什麼?
8. 宏:那個時候他沒有認識女朋友,他只是感覺說,佛教的修學環境他似乎不滿意,佛教進來出了家之後,覺得說這個道場、那個道場宗派、派系、門戶有時候,從這個道場到那個道場要適應,可能也是覺得不是很好適應,就有點想從社會發展也好,確實很明顯,這事我不是亂講。那我辦法怎麼樣呢?我還說服他不要還俗,而且還把他說服到去受戒。
9. 問:那個時候他還沒受戒?
10. 宏:那個時沙彌的時候。那麼很有意思的是,他陪我,這個謝天秀陪著我兩個人回吉祥寺,我當然要回吉祥寺跟師父說我受戒啦,師父證明我去受戒啦,結果我師父提出來的條件是什麼?「你要搬回吉祥寺,不要住慧日講堂。」可是我不想回吉祥寺,吉祥寺是比較佛寺的、經懺的、法會,我在那邊不能滿足我的求知欲,慧日講堂滿足我的求知欲,所以當兵前已經住了差不多四年了,當兵回來之後,吉祥寺我就難適應了,就住在慧日講堂很好。那麼巧,我印象很深刻就是民國六十一年,屏東東山寺傳戒。屏東的東山寺就是天機,那個時候他師父好像不曉得在不在,圓融,那個老尼師叫圓融,那這個天機法師還在。請我師父當開壇,我師父是在台灣當開壇,開壇被稱為大師父。
11. 問:師父的上下?
12. 宏:續祥和尚。白老都是開壇大師父,我師父都是陪壇,陪壇就是二師父啊。聽說我師父就是被白老從香港請來幫忙他傳戒,本來白老不太會傳戒,這套規矩是我師父協助他,作助教,實際上是白老在做開壇,開壇就是整個儀式的儀軌、程序、構成都是主要的主導者、主控者,那什麼三師七僧那都是應景配合一下而已,真正的整個程序、一切的最高主導都是在開壇嘛。我師父是民國六十一年頭一次有機會升格來當開壇,對出家人來講,能當傳戒的三壇開壇師父,是德望形象很好的一件事情。那麼,我師父要去當開壇和尚,我要去受戒,他說,你要搬回吉祥寺,不然不給我蓋章,我就不能去了。不能去,所以謝天秀他去了,我結果沒去成。而謝天秀還當沙彌首呢,沙彌首就是沙彌的班長叫作沙彌首,沙彌尼的班長,另外有一個沙彌尼首。就是受戒戒子的班長。謝天秀還當這個哩,我那個師父對他,就是我帶他去就已經先認識了嘛。
13. 問:他比您早受戒就是了?
14. 宏:六十一年,他受過戒。受戒回來之後,我感覺他還是繼續比較…,他有一段時間滿修苦行的,滿修苦行的,很刻苦,因為比較傾向那一種求修行能夠趕快…,年輕的有一種有時候那一種:我要趕快修行、成就。出家的成就就是:我要開悟、我要證果啊。這一種努力要修行、成就這種叫做道心,他早期是很好的啦。後來我因為跟普獻法師上獅頭山去用功,看妙雲集了嘛,他又留在慧日講堂,等到我們從獅頭上被印海法師請回來的時候,那個時候聽說他要還俗了,他要還俗,在我們的印象沒有感覺說他以和尚的身份就一直跟女孩子交朋友、談戀愛,我倒沒有這種感覺,也沒有這種發現,只是說聽到消息說他還俗了,還俗沒有多久,聽說結婚了,結婚了,一個女孩子,我的印象聽說還是銘傳畢業的,後來一起做生意,聽說他生意做得很好。只是這樣。至於說他為什麼改信宋七力,宋七力認識,信仰宋七力這個過程,我一概不知道,我也是耳聞,因為沒有見過面,我也不知道。那麼,這裡面提到說謝先生住過福嚴精舍、唸過書,如果以我的印象,我在跟謝天秀相處的時候,福嚴精舍跟慧日講堂是沒辦學的,停辦的,沒辦學。所以,我直接的講,我直接的看法是謝天秀對太虛大師或印順導師並不深入、了解,談不上什麼多大的了解。因為早先時候,我跟普獻法師一直喜歡看這種書,他還繼續他的拜經,偶爾聽聽淨空法師講經那些,我們前後相處大概頂多六、七個月吧,看十個月可能都沒有,絕對沒有一年,不算長,那個關鍵正好是他要受戒的那個關鍵。我對他印象深的是,原來他受戒前就想還俗,竟然我把他說服成不還俗,然後又把他勸去受戒,(笑)我那時候那麼年青,還會說服別人呢。說到我本身對宋七力,也談不上接觸,沒有接觸,這個個案的接觸很少,宋七力的信徒也很少接觸。就是從比較間接的一種印象,報紙上登出來的啦,或者我有時候碰到比較崇拜他的人在聊天,這個還是比較靈異的,我認為他可以歸類為叫做「靈師」啦。靈──通靈那個靈,可能有一點,不曉得他的靈高級還是力量大、還是力量小,通靈通得層次高還是低,這樣而已。我想他是有點靈力的人,這個是我對他的看法。那麼,我的親戚朋友中,好像沒有人相信宋七力,尤其是我的第三個哥哥,我第三個哥是在高雄市小港旁邊做市場裡面賣菜、菜攤,大菜攤就對了,從我們高雄縣每天開車載一大堆菜,到市場擺一個菜攤賣菜,我的三哥是這樣,生意做得好像還不錯。那麼,那個地方是宋七力的鄰居,剛好是宋七力出生的地方,所以那裡的人對宋七力都很有印象,而我那個三哥聊起宋七力,他不太相信,他說宋七力在高雄搞不下去,跑到台北來。這個我也不知道他的過程。
15. 問:詳細情形?
16. 宏:詳細情形,那我三哥說了一大堆,我現在也記不起來了。說宋七力在那邊好像左右鄰居、親戚弄得形象不見得多好,也不見得相信他,他就往台北發展。這個話倒有啦。
17. 問:您三哥還在嗎?
18. 宏:在啊,在高雄。若要問他也可以,他──我三哥不是讀書很多的人,但是,是說他在賣菜,旁邊那條巷子那個小社區就是宋七力,那邊的人都認識宋七力,宋七力就在那邊出生、長大的。(笑)怎麼那麼剛好。所以我的親戚朋友只有我的三哥比較對他有印象,所以我才知道,他知道宋七力家裡的人。第二個問題哦,慈恩法師應該是性梵法師的弟子,性儀是比丘尼,慈恩是男的,所以應該是性梵。如果是性梵,這個慈恩是退伍軍人,因為我第二個師父是性梵。
19. 問:他說他不是退伍軍人,他說他是來做生意,一開頭就來做生意。
20. 宏:哦,這樣啊。當過兵哦。
21. 問:他是說他沒有啦,一來就來台灣做生意。
22. 宏:福建人。
23. 問:福州的樣子。
24. 宏:那可能我也不很清楚啦,我大概也不很清楚,大概是這個樣子。那麼,這個慈恩在家的時候,就是慧日講堂的信徒了,在家時就親近印海法師。我們在慧日講堂的共修常常看到他,好像沒有任何徵兆啊,都靜靜的,沒有任何感覺說發現咦他跟性梵出家了,剃了頭。出了家之後,他是獨住,自己住,他沒有過過僧團生活的經驗。
25. 問:性梵法師是印老的學生嗎?
26. 宏:不是,性梵是會性,屏東有個會性,會性研究天台,會性還在。我的師父往生了之後,我後來要受戒啊,受戒之後我住在獅頭山,獅頭上後來性梵法師當住持嘛,普獻啊、開成啊,好幾個朋友就勸我乾脆請性梵和尚做我第二個依止師父。所以我也有一個法號叫慈信呢,跟慈恩有師兄弟的關係。因為大家沒有共住過,談不上有多了解,只曉得他剃度後自己住,他沒有去住寺院,也沒有親近師父。喜歡看書,慈濟早期創辦的時候,他常常為慈濟寫一點短文,常常連載、連載,在我的印象,他寫那些短文、文章還滿好的,滿正知正見的。這是一個印象。性梵和尚雖然有親近福嚴精舍,或者在慧日講堂代理住持,可是這個性梵和尚他的思想還是如來藏思想,性梵和尚專修還是念佛,性梵好像是中下士、上校,真正軍人退休下來,我這個第二個師父我知道,喜歡辦印經會、放生,在獅頭上就搞一個放生跟印經。
27. 問:現在還在嗎?
28. 宏:往生了,二年了,二年前往生。寫了好幾本書,每一次寫書都寄給我的,因為我也算他的徒弟。他的思想純粹專修念佛,思想就是如來藏思想,很認真,印書印得很精緻,很認真,他算在軍人,早期的軍人書都讀得不錯嘛,剛來到台灣沒有幾年就幹到上校,我還聽人家講他跟王昇是同學呢,跟王昇將軍是同學,好好幹搞不好都是將軍。所以,我再多講一句話啦,譬如真華法師也是親近導師的,可是他們也不深入導師的思想,在印老的思想他們也沒有延續啊、沒有繼承,他也是專門在念佛。談不上很能深入了解印老的思想,以前這個話我不好意說呢,說好像批評長輩,現在都不客氣講。慈恩法師跟美國的幻生法師有什麼來往,不太知道。是不是幻生法師回來台灣,他們遇到在一起,或是慈恩法師跑去他那邊住?沒有。
29. 問:在新竹。
30. 宏:新竹,他都住新竹。慈恩法師有改信宋七力,這個我從來不知道,沒聽人家說過。
31. 問:他說他的信徒介紹。
32. 宏:哦,這樣子啊。
33. 問:放棄他原來的信仰。
34. 宏:哦,這個我變成今天才知道,因為慈恩法師久不連絡。他自來就自己住,我印象他沒有過過那種寺院的團體生活。我那個師父也很奇怪,他給人剃度後,人家要去哪裡就隨人去。是這樣子。只這樣子了,能夠講的印象是這樣。
35. 問:謝謝。